3月6日,河南日報以《王屋山下陽光兔 “蹦”出鄉村致富路》為題對陽光兔業進行專題報道。
雪白的皮毛,紅紅的眼睛,頭上豎起兩只長長的耳朵,乖巧可愛的小兔子讓人看一眼就心生喜愛。
王屋山下,濟源市陽光兔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兔業”)位于承留鎮南山森林公園的肉兔養殖基地內,一排排白墻藍瓦的兔舍依山而建,林木蔥蘢,環境優美。
兔舍內空氣流暢,干凈整潔,整齊劃一的兔籠里,毛茸茸的種兔膘肥體壯,一窩窩剛出生的小兔蜷縮在母兔旁,嗷嗷待哺。飼養員每天對兔子進行定時喂養,統一管理。70天后,這些兔子就可以出欄,經相關檢疫后,持“護照”飛往歐洲市場。
靠養兔,陽光兔業一步步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唯一的肉兔產業化集群和肉兔產業化聯合體核心企業,創建了濟源特色肉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肉兔飼養繁育基地,業務輻射國內外市場。
兔不與人爭糧
兔肉“三高三低”營養豐富
都說豬糧安天下,河南生豬出欄量常年穩居全國第一,豬、牛、羊是老百姓膳食餐桌的“常客”。相比于大宗畜禽,兔產業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在哪里?
“兔產業具有節糧、環保、高效、安全等特點,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被認為是最安全的畜牧產業。”陽光兔業董事長段天奎介紹,肉兔是草食牲畜,最大優勢是繁殖率極高,生長周期短,肉兔正常生長70天—75天就可以出欄,加工型肉兔90天可以育肥出欄;肉兔人畜共患病極少,兔肉可以無障礙出口創匯;家兔養殖可以充分利用農作物副產品等非常規飼料,減少了飼料用糧。同時,家兔養殖可以利用坡地、丘陵地和廢棄空閑地,對耕地的需求小。
省農科院畜牧專家表示,伴隨著耕地和水資源的日漸稀缺,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挑戰日益加大,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是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緩解糧食供求矛盾、豐富居民膳食結構的重要途徑。
兔產業是我國畜牧業特色養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節糧型畜牧業中極具代表性的產業。兔產業節糧環保,兔肉營養也十分豐富。兔肉以其“三高三低”(高蛋白、高賴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優良特性被稱為“葷中之素”,是高脂肪動物食品的最佳替代品之一。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多食兔肉有助于改善人們飲食結構,提升營養價值。
目前,國內年出欄家兔約4億—5億只,兔肉產量平均約50萬噸,現階段國內兔肉市場需求約100萬噸,商品兔市場需求約10億只,肉兔產業是個陽光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國家和省市把兔產業置于重要的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兔肉加工和品牌產品研發;《河南省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2017-2020年)》提到,要以濟源陽光兔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家兔標準化養殖基地,推進兔肉出口,發展餐飲直營連鎖店,滿足市場高品質兔肉需求;濟源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加快推進肉兔育種創新能力提升等項目建設。
“良種”配套智能化設備
科技強農打造肉兔“中國芯”
產業發展,種業先行。陽光兔業與世界動物遺傳育種領域最大的跨國公司——法國克里莫集團海法姆公司開展戰略合作,成為伊普呂肉兔配套系在亞洲的唯一合作伙伴。
為什么選擇伊普呂兔,它有哪些優點?
“選擇良種肉兔,養殖就成功了一半。伊普呂肉兔的繁殖性能強、生長周期快,一只母兔一年可產八窩的仔兔,平均每窩有七八只,可獲得后代五六十只,而一般的肉兔能產六七窩就不錯了。伊普呂肉兔70天左右就可出欄,比普通兔子提前1周左右。”陽光兔業副總裁王金華說,“伊普呂商品肉兔還具有耐粗飼、育肥快、適應性強等優點,在歐洲市場占有率超過70%。”
2015年以來,陽光兔業連續引進法方優良種兔資源,現擁有國內最大的伊普呂曾祖代種兔核心群,擁有標準化兔舍60余棟,年可出欄伊普呂配套系種兔40萬只、生物實驗用兔10萬只以上、商品兔100萬只,成為全國唯一的法國伊普呂曾祖代配套系種兔供種基地、河南省規模化實驗兔供應基地。
現代化養殖離不開智能化設備加持。陽光兔業建設了兩個規模化養殖基地,結合現代養殖業需求,相繼實施了“基于物聯網的集約化智能養殖系統”“陽光兔業智慧兔管理系統”等項目建設,逐步構建了“互聯網+”和全過程數字化的管理模式,采用新型自動化籠具、智能環控系統等設備。可別小看這套設備,滿滿的智能化和科技范兒,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還具有自動飲水、自動清糞、自動噴霧消毒等功能。
“肉兔配套系雜交優勢是實現高效生產的關鍵,也是我國兔業發展、育種的根本方向。”王金華說,以陽光兔業為主導,整合業內資源,依托國家兔產業體系濟源綜合試驗站和國家肉兔養殖標準化示范區,致力于開展自身肉兔配套系研究,基于法國伊普呂種兔資源和國內優秀種兔資源結合,培育優化國內肉兔自主配套系品種,打造肉兔種業“中國芯”“河南芯”“濟源芯”。
三產融合發展
推動兔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走進濟源特色肉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陽光兔業年加工500萬只肉兔項目工地,一個現代化廠房映入眼簾,工人們正在進行室內裝修。陽光兔業投資6000萬元,新建一條年屠宰500萬只肉兔的生產線。
“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年出口兔肉3000噸,實現出口創匯1.5億元,實現利稅1300萬元,可帶動就業100余人,輻射濟源及周邊出口備案養殖基地10個至15個,形成集屠宰加工、外貿出口、冷鏈物流、飼料生產、產品研發等于一體的兔肉加工園。”王金華說。
在壯大一產方面,陽光兔業以兔肉出口貿易為帶動,以園區龍頭企業為中心,依托陽光兔業國家級星創天地延伸園區出口備案養殖場訂單式鏈條,與養殖場戶、家庭農場建立訂單及保底收購等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拉動農戶進入產業鏈增收,實現商品兔年出欄達到500萬只,帶動濟源及周邊新增養殖規模場戶100家以上,打造國內最大的出口兔肉備案養殖基地。
通體金黃油亮的整只兔肉在木炭火上徐徐轉動,油汁從表皮上突突起冒、滋滋作響,肉香四處飄溢。咬一口香貫鼻喉,肉厚處醇香粑軟、肉薄處酥香脆爽,讓人越嚼越香。
陽光兔業積極布局兔肉餐飲產業,研發生鮮、冷凍、調理等半成品兔肉產品,并生產出了鹵兔、烤兔、帶骨兔丁、無骨兔丁、泡椒脆肚等一系列熟食、速凍產品。尤其是生產的“伊啦”兔肉企業品牌入選“知名農業品牌目錄”。
公司兔文化展廳里,由兔毛加工而成的帽子、衣服等,由于不掉毛、不起球、不縮水、百分之百純天然等,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圍繞“農旅融合”,陽光兔業規劃兔業觀光旅游,建成南山森林公園——兔文化產業觀光園,打造“兔業小鎮”,帶動當地餐飲、住宿、運輸、旅游、科普教育等產業發展,年帶動周邊實現收入20億元。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濟源示范區承留鎮衛佛安村一處肉兔養殖基地里,村民李小偉正在給兔子喂料。
“2020年我從公司出來,和兄弟回村投資20萬元建了這個肉兔養殖場,一年就回本了。”李小偉之前在陽光兔業當過技術員、兔舍舍長,現在養了不到1000只母兔,年出欄商品兔35000只。
“從陽光兔業公司買的種兔和飼料,技術方面公司定期進行輔導,還幫著銷售。”李小偉說,每只兔子凈利潤在10元左右,一年就能賺到35萬元。
鄉村振興,發展特色產業是基礎。陽光兔業不斷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了以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合作新模式。陽光兔業采取“五統一”(即公司對養殖戶實行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技術、統一防疫、統一保護價回收)服務機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養殖場戶簽訂《肉兔產業聯盟協議》,促進產業鏈增收,實現企業、合作社、農戶多贏局面。
截至目前,陽光兔業累計在濟源及周邊輻射發展兔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00家,帶動養殖戶800余戶,年出欄商品肉兔500萬只以上,產業鏈拉動運輸服務等融入產業中,帶動就業5000余人。
陽光兔業旗下新大地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保底+分紅”方式流轉梨林鎮大許村土地3500畝,開展飼用玉米規模化種植,既保障了公司飼料原料的穩定供應,又推進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時,托管周邊土地2500畝,為1000余戶提供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幫助小農戶實現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陽光兔業通過實施陽光兔業產業園扶貧項目,與邵原、下冶、大峪、承留等7個鎮30個村簽訂為期8年的《項目合作協議書》,帶動村集體連續8年持續增收300萬元以上。2021年產業園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675元,高于周邊17%以上。
“創建農業產業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陽光兔業為主導的濟源特色肉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年產值25億元,下一步陽光兔業將積極爭創濟源肉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肉兔自主配套系品種,建設出口兔肉備案養殖基地和國際化兔肉冷鏈物流園,全力打造百億級濟源肉兔特色名片,樹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標桿,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段天奎說。
——濟源陽光兔業總裁辦 史雪靜